“科学的缘分”——院士报告会暨博雅师德讲堂第四讲举行,欧阳颀院士主讲“交叉与创新:我的科研之路”

6月13日下午,由党委教师工作部、人事部主办的“科学的缘分”——院士报告会暨博雅师德讲堂第四场报告在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博雅学堂举行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物理学院教授欧阳颀作题为“交叉与创新:我的科研之路”的报告。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党委常委、副校长方方出席活动,活动由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贾爱英主持。

报告现场

欧阳颀回顾了40多年学术生涯中的重要研究工作。其研究历程从早期以自组织耗散理论为中心,研究图灵斑图、螺旋波的形成机制,逐步延伸至以非线性科学为核心、物理学原理为基础,开展系统生物学、合成生物学、定量生物学领域的前沿交叉研究,着力于生物调控网络的动力学研究,近年来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蛋白质机器的非平衡统计物理、探索单个蛋白质机器的动力学规律。

欧阳颀作报告

欧阳颀结合自身科研经历,从兴趣驱动、问题导向和科学品味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。关于兴趣驱动,欧阳颀强调,投身科研事业的根本动力应源于内心的兴趣,而非功利性的职业选择,科研道路充满挑战,若无强烈的兴趣支撑,则难以行稳致远。欧阳颀主张坚持“问题导向”,围绕具体科学问题展开科学研究,而非局限于特定学科领域,将自己过早框定在“做物理”“做化学”或“做生物”的范畴内。谈及科学品味,欧阳颀指出,科研工作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科学品味,这是科研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内在驱动力,“建立好自己的品味,就等于成功了一半”。

报告最后,欧阳颀同在场师生就如何理解复杂生物系统、人工智能对复杂生物系统研究的影响、生物领域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。

方方为欧阳颀颁发讲座纪念证书

方方为欧阳颀颁发“科学的缘分——院士报告会暨博雅师德讲堂”纪念证书。

合影

“科学的缘分——院士报告会暨博雅师德讲堂”是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推进教育、科技、人才“三位一体”协同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,旨在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,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院士等资深学者分享科研、育人等方面经验和感悟,以“科学家精神”“教育家精神”引领教师队伍建设。

主讲人简介:

欧阳颀,非线性科学与生物物理学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,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博雅讲席教授,物理学院教授。主要从事非线性科学及物理生物交叉科学研究。现任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物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。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、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、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、周培源物理奖等。

8b81e9191b254fa288600f0b8aa7abe7.jpg

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